在體育領域,奧運冠軍既是精湛體育技藝和優異運動成績的代言人,更是青年群體的先鋒者和青年精神的締造者,生動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從初生牛犢不怕虎到虎虎生威耀賽場,他們歷經早年投身于枯燥、孤獨和漫長的訓練過程,以不斷追求人體體能、技能、心理和智力極限,在失敗和勝利中展現自我和超越自我。新時代的中國不僅能培養更多奧運冠軍,而且應以釋放和傳遞奧運冠軍的正能量,形成一股為祖國和人民作貢獻的青春力量。
一、奧運冠軍是愛國青年
燦爛悠久的中華文明凝練而成的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是國家賴以生存的強大精神支撐和行為動力。在黨的親切關心下,國家、社會各界人士和人民的支持下,奧運冠軍基于自身天賦和后天國家培養,實現了個人價值和國家價值。因此,在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發展理念下,奧運冠軍既不是自我奮斗和承受失敗的孤獨者,更不是自我滿足和獨自收獲的成就者。經過實踐探索,我國以復合型備戰團隊、體系化運動員保障制度、個性化運動員文化教育政策和全社會關愛的良好氛圍等,為奧運冠軍的成長和成才鋪平了道路。各行各業的精英人士如心中沒有“大我”,難以終成大器。80多歲的鐘南山院士臨危授命前往疫情一線,90高齡的袁隆平院士始終“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戰疫隊伍中70%以上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青年人,他們從“彷徨”“恐懼”到“勇敢”“果敢”變化過程,說明青年是可囑托的一代。顯然,奧運冠軍常年奔走在外、以隊為家,在千錘百煉、歷經挫折的訓練和比賽過程中,無數次從頭再來,心中的大我成為他們踐行“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精神動力。蘇翊鳴“感謝偉大的國家和最好的時代”體現了青年一代矢志報國的思想和情感,現如今我國奧運冠軍們作為愛國青年,除了在國際賽場摘金奪銀,還積極參與“體教融合走基層”、鄉村振興、公益慈善和體育教育等事業,以多種方式詮釋為國而戰的大我精神。
二、奧運冠軍是奮斗青年
奧運冠軍作為奧林匹克精神的踐行者,其奪冠意義已超越展現超凡的身體素質、身體技能和運動技能本身,而是一個將競技能力轉化為參賽水平的艱辛過程。兒童青少年運動員在參加訓練的那一刻,明知曲折艱辛的過程和奪取冠軍的難度,然而,仍然樹立遠大目標及追逐奧運夢想。我國空中技巧運動員徐夢桃在接受采訪時表示:“8歲的時候經常在臺階上唱國歌,特別開心”,北京體育大學奧運冠軍班的同學們在訓練比賽時仍不忘學習深造,展現了奧運冠軍腳踏實地將夢想變成現實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將這種精神由體育競技場延伸至職業發展和融入社會之中。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可見,青年人學習和成長之路需要兩種品質,一是需要堅持而“不可奪志”,二是廣泛學習才能“篤志”。奧運冠軍在一堂堂訓練課和一次次比賽中的成長歷練,其實在初級訓練階段小獲成就后即可轉行,在受到傷病困擾時可選擇退役,在婚姻家庭面前可選擇舒適的生活。然而,只要國家需要、只要心懷夢想、只要身體允許,他們永遠是國家隊的定海神針和后起之秀的榜樣。面對新冠疫情奧運延期,如呂小軍一批老運動員為了奧運夢、中國夢忍受傷病折磨,仍堅持到最后一刻奪得奧運冠軍;武大靖在北京冬奧會賽場上提示并保護隊友任子威,像戰士們的交接儀式一樣,感人至深。他們將對國家的熱愛、事業的忠誠融入進青春年華的奮斗之中,根植于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
三、奧運冠軍是勇敢青年
競技體育是勇敢者的游戲,更是塑造勇敢精神的最佳方式。奧運冠軍自幼選擇了競技體育,超越自我、頑強拼搏、英勇向前等成為他們必備的精神品質。誠然,競技體育受運動員自身訓練水平、競技狀態和對手、環境、規則等外界多因素影響,奧運冠軍在賽場上表現出英勇形象和釋放出奪冠的霸氣,蘊含著不畏艱難、不懼逆境、不怕對手,與自我和對手頑強拼搏的競技精神。單板滑雪大跳臺運動員蘇翊鳴7歲時就曾在訓練中骨折,然而他知曉唯有迎難而上、挑戰難度才能取得競技水平和成績的突破。因此,他不但沒有中途放棄,反而在數月一天長達6小時的訓練中,無數次地反復練習新難度動作,最終以頑強拼搏的勇敢精神屢獲競技成績的突破。顯然,奧運冠軍歷經長期艱苦的訓練和大賽的磨練,在訓練和比賽中,具備了冷靜面對失敗的心態、理智判斷形勢的思維、自信迎接困難的底氣、創新破解瓶頸的精神等。例如我國奧運冠軍在取得突破的過程中,不斷探索競技體育規律和創新專項訓練方法,如拳擊的“海盜式打法”、跳水的“壓水花技術”、女子排球的“短平快”技戰術特征等,體現了勇于創新、勇于探索、勇于挑戰的特質??梢?,奧運冠軍并非僅是吃苦耐勞的體力勞動者,而是身心統一、知行合一詮釋勇敢精神的踐行者。
四、奧運冠軍是活力青年
在全球體育治理的背景下,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秉承包容、開放、共享等理念,理性看待奧運成績的得失,更注重全方位地為全球體育貢獻中國方案。因此,從備戰奧運會的角度,完善的備戰體系為運動員在奧運賽事展現競技表現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從體育價值觀的角度,正在以“不以勝負論英雄,英雄就要敢于爭第一”的認知,傳遞和傳播體育的多元價值與功能。隨著國家日益強大,我國奧運冠軍作為沐浴在改革開放下的青年群體,在面對媒體時大方得體、樂觀自信,尤其基于我國發達的互聯網技術和龐大的網民群體,奧運冠軍的生活點滴、奪冠花絮和背后故事往往成為置頂的新聞話題。他們在世界賽場和生活中所外露的言談舉止、精神面貌、個性流露等,代表著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實際上,長期、系統和科學地接受體育鍛煉或訓練,對人體尤其是青少年神經系統、認知能力和心理素質等均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為運動員養成積極樂觀開朗的個性奠定了基礎。當今,奧運冠軍不僅是訓練場和競技場的佼佼者,更是展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活力青年。
在傳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奧運冠軍代表著新時代發展的青春力量,備受社會關注。為滿足時代發展和社會大眾的文化需求,我們要創造性和創新性地打造中國奧運冠軍文化品牌,以奧運冠軍為載體,傳承中華優秀體育文化,講好中國體育故事。(作者系武漢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柳鳴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