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將分別于3月5日、3月4日在京開幕。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嶄新的時代坐標,賦予了2022年全國兩會特殊的意義。從眾多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關注的話題中,我們感受到的是全國人民對實現“十四五”規劃的信心滿滿。
滿懷熱情為民發聲
記者了解到,出席兩會的各代表團、各界委員已陸續開始報到,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就此正式進入“兩會時間”。記者從大會新聞中心獲悉,代表、委員駐地住宿、就餐、車輛、會議室等安排已經就緒。嚴格的防疫舉措隨處可見,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兩會繼續施行閉環管理。在視頻連線中,記者看到,參會代表、委員都佩戴口罩,進入報到大廳,依次接受體溫檢測,核酸檢測、核對信息后,領取會議材料,進入房間等候檢測結果。整個報到流程高效有序。
不少代表委員抵達駐地就開始投入工作,有的顧不上休息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資料,有的剛碰面就圍繞所提議案和熱點問題交流履職心得,務實高效的會風撲面而來。眾多代表、委員紛紛表示:“今年是本屆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履職的最后一年。五年的履職經歷收獲滿滿,也讓我們感受到國家對民意的重視。這也激勵著我們每一年都認認真真履職,傾聽民聲、凝聚民意、匯集民智。”
據了解,2021年國務院各部門共辦理兩會期間代表建議8666件,委員提案5718件。各部門認真研究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共采納代表委員所提意見建議4300多條,出臺相關政策措施1600多項。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代表和委員們都已經做足了功課,緊密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多次深入一線調研,他們準備提交的提案和議案圍繞民生熱點,緊扣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代表委員熱議冬奧
北京2022年冬奧會已圓滿閉幕,冬殘奧會即將召開。在全國兩會上,“冰雪”話題熱度延續。“冬奧”給中國帶來什么,“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第一塊金牌”如何更加閃亮,都備受關注。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花園小學校長曹永鳴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之前她提出的關于推廣校園冰雪運動、專項支持黑龍江學校冰雪場館建設等建議,都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采納與落實。今年全國兩會,她還要繼續在如何更好地讓冰雪運動普及走深走實方面提出方案。
“北京2022年冬奧會成功舉辦,我國冰雪產業迅猛增長,‘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初步實現,文創產品、冰雪消費、社會投資的蓬勃發展,正在讓‘冷資源’轉變為‘熱經濟’,廣大人民正通過冰雪運動、體育健身獲得更多的幸福感。航空運輸具有快捷、便利、安全和舒適等顯著優勢,充分發揮航空運輸獨特作用,促進航空運輸與冰雪產業融合發展,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區域冰雪產業蓬勃壯大,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戰略增長極。”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級非遺物質文化遺產楊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楊振河表示。
除此之外,楊振河認為,還要加強體育場館建設的投入。他說:“運動項目的發展要有群眾基礎,冬季項目也如此,場館設施的配備非常重要??梢猿修k大型賽事的運動場地日常維護費用較高,可以建造一些適合新手或初學者練習的場地,低收費或公益開放,并調配教練員。”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張健表示,成功舉辦冬奧會對于中國和北京而言都是一個展示自己的好機會,不僅能展示我們的綜合實力還可以弘揚我們的文化,對體育教育、體育科技和體育產業的發展均有助力。
張健表示,這次北京冬奧會取得15塊獎牌,獎牌背后不僅有像徐夢桃、武大靖等征戰多屆奧運會的老將的辛苦付出,同時涌現出一批年輕的面孔,比如蘇翊鳴。體育的育人價值,盡顯于此,體育教育的意義也如此,希望能借助北京冬奧會的機會讓更多人喜歡體育,更多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有一項興趣愛好,把運動帶到生活中來。
張健認為,在本屆冬奧會上,幫助運動員創造更好成績的背后,離不開高端科技的融入。在訓練備戰中,科技手段已滲透到諸多環節。以科技作保障、以科技換時間,全面提升冰雪運動科學化訓練水平,成為冬奧會的一大亮點,也是冬季項目補足短板、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一環。
談到對于體育產業的幫助,張健說,北京冬奧會讓大家對冰雪器材有了更多了解,無論是常見的滑雪滑冰裝備,還是造雪機等在體育場館里運用的,如今大家都已耳熟能詳,這是在體育領域的有力實踐,大力推動體育產業供給側改革,北京冬奧會是最好的實踐。(作者:軋學超 顧寧 于帆)